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一直贯穿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对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标志性的科学成果和主导技术具有颠覆性的特征,对解放生产力、推动文明演进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对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规律,学习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对这些影响未来经济的新科技与新产业提供较为系统的信息和前瞻性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课程负责人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志东教授,课程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通识课,主要对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云服务、物联网、智慧城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无人驾驶汽车、量子通信、高端机器人、区块链、3D打印、石墨烯等新技术进行介绍,同时对这些新技术与新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课程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导向、教学互动的模式,每节课邀请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参与课堂教学,以期培养学生“求实、务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富有逻辑、理性驱动、敢于批判的科学素养和技术创新思维。
2022年11月3日,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荆中博老师主持,影响未来经济的新科技与新产业系列讲座邀请了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老师,以《5G助力行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发展与6G前瞻》为题,在线上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杨骅老师作为中国通信学会无线与移动通信委员会委员、国家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IMT-2020(5G)推进组成员、国家重大专项03专项总体组成员、国家高科技计划863(5G)专家组副组长、中关村泛在无线移动通信与应用创新研究院理事长,曾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中关村科技园区20周年突出贡献奖、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长期从事移动通信3G、4G与5G标准、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应用推广,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推动移动物联网、互联网+的示范应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杨骅老师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出发,指出5G技术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核心动力,数字经济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以信息网、交通网、能源网为基础的新基建加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进程,并形成以智慧工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政务五位一体的智慧生态体系。随后,杨骅老师对通信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详细梳理,1G到5G实现了从电话动起来到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历史性跨越。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5G产业规模的增长带动5G标准化进程不断加速,5G应用不仅在区域层面不断深入,在行业应用方面也持续深度扩展,与千行百业加速融合。
随后,杨骅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包括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控制、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依托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的全面提升,5G时代的全连接工厂实现设备全连接、数据实时传输、生产流程更加灵活、高精度作业控制和自动化程度提升。谈及5G技术的具体应用,杨骅老师列举了5G在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钢铁行业、智能港口、智能物流等的应用案例。“5G+智慧矿山”能够提升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变革矿山业生产作业方式;“5G+智慧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可控性,助力“乡村振兴”;“5G+智慧交通”有效解决城市道路拥堵和出行安全问题,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5G+智慧医疗”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医疗效率和诊疗水平。
同时,我国5G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极大挑战。首先是去中国化已成为全球趋势,美国在政治、经济、技术方面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将中国作为战略对手。其次是我国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相关工业基础短板仍然亟待突破。杨骅老师认为要想实现智能数字化,需要加强5G与生产技术的深度融合,如推动跨领域合作、加强行业标准语政策引导、规模化推广等。最后,提到6G技术的发展,杨骅老师指出6G可以使得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良好交互,典型应用场景包括超级无线宽带、通信感知融合、超大规模连接。6G时代面临比5G时代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更加艰巨的技术挑战,未来需要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会后,主持人荆中博老师对表达了对杨骅老师的感谢。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反响热烈,同学们深受鼓舞。
本课程旨在介绍当代最前沿的产业与技术,引领同学们掌握最新热点科技;同时,拓展创新思维方式,培养多维思考能力,让同学们的思考不局限、不固化;进一步的,作为通识课程,引领同学们接触最前沿、最具创新力的科技前景、深入观察并分析影响未来的新科技产业发展方向,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撰稿:李钦
审核:刘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