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春秋磨砺,收获累累硕果。我院投资学专业2021级毕业班同学们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学习于课堂之上,锻炼于实践之间,积极拥抱数字创新、交叉融合的时代浪潮,踊跃践行经世济民、财菁强国的青年使命,以优异的成绩与全面的成长,交出又一份毕业季亮眼答卷。截止目前,已有35位同学确定国内升学深造,22位同学确定国/境外留学深造,毕业深造率为73.08%。国内深造高校涵盖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内的国内知名高校(见表1);国/境外留学高校涵盖了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在内的国际知名高校(见表2)。
表1投资学21级毕业班国内深造院校流向
序号 |
毕业去向 |
院校类别 |
人数 |
1 |
清华大学 |
985 |
1 |
2 |
北京大学 |
985 |
3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985 |
3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985 |
1 |
5 |
电子科技大学 |
985 |
1 |
6 |
中央财经大学 |
财经211 |
24 |
7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财经211 |
1 |
8 |
南京审计大学 |
|
1 |
合计 |
35 |
表2投资学21级毕业班国/境外留学深造流向
序号 |
毕业去向 |
国家(地区) |
人数 |
1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3 |
2 |
艾茉莉(埃默里)大学 |
美国 |
1 |
3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
1 |
4 |
曼彻斯特大学 |
英国 |
2 |
5 |
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 |
德国 |
1 |
6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3 |
7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1 |
8 |
香港大学 |
中国香港 |
5 |
9 |
香港科技大学 |
中国香港 |
2 |
10 |
香港中文大学 |
中国香港 |
3 |
合计 |
22 |

投资学21-1班合影

投资学21-2班合影
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专业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再度获评A+专业。在新工科与新文科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财大投资学专业以“学科深度交叉、技术赋能教育、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特色,构建显著优势,成为新工科·新文科融合标杆。
学科交叉创新
打破传统边界,融合实物投资(工程、技术)与金融投资,构建“投资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体系。2025年推出“投资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双学士学位项目,强化数据驱动投融资决策能力,培养“技术+财经”复合型精英。
分层贯通培养与顶尖资源
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聚焦科技投资、量化投资与金融科技等前沿。师资100%拥有博士学位,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导师,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小米、京东等头部企业产教基地,解决“学用脱节”。
技术深度赋能课程
实施“AI全覆盖计划”,分层设置人工智能通识、专业赋能及前沿课程,将Python、机器学习纳入必修。打造《投资学》《期货与期权》等国家级精品慕课,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与企业实战平台,构建“理论-模拟-实战”一体化培养闭环。
服务国家战略成效卓著
科研紧扣金融安全、新质生产力、碳中和投资等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毕业生深造率超70%(进入哥大、清北等世界名校),超50%任职顶尖金融机构(高盛、国有银行等),深度服务首都经济,践行“财经报国”使命。
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专业以“交叉性·技术性·国家性”为锚点,通过新工科嫁接与新文科扩容重塑学科边界,依托顶尖资源,着力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投资领域领军人才,打造财经类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建设的“中财大范式”。
撰稿:李俊磐
审核:刘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