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
开课学院(School)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
0770003 |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
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 |
|
New technologies and industries affecting the future |
学分(Credits) |
2 |
学时(Credit Hours) |
32 |
学时分配 |
理论教学 28 学时;实验 4 学时;实践 学时;线上 学时 |
授课对象(Audience) |
全校本科生 |
授课语言(Language) |
全汉语 |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
高中课程、经济学 |
授课教师(Instructor) |
刘志东、迟钰雪、李国文、高菠阳、茅权、谢娜、朱润格、荆中博、杨帆 |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
全校本科生 |
课程类型(Type) |
理论课 |
课程归属(Category) |
通识课 |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
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由于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机制迟迟未能交棒,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其后遗症正在拖延为“慢性病”。然而,在危机阴霾弥久不散,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跌跌撞撞的同时,近年来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力推再工业化战略,对经济结构过度虚拟化进行纠偏,旨在以创新激发制造业活力,重振实体经济。发达国家战略举措的效果逐步显现,看似波澜不惊的科技创新领域正在发生变化,一批“未来新技术与新产业”初现端倪。一批前沿科技成果纷纷走出实验室,相继步入产业化阶段。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新一轮创新浪潮与新工业革命深度交互,“人工智能+”成为未来产业中的高频热词,一批“未来产业”初现端倪,并正在改变国际分工的基础和方式,全球工业发展开启了4.0时代。各个领域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经济管理院校学生,需要对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规律,学习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课程目标是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对这些影响未来经济的新科技与新产业提供的较为系统的信息和前瞻性判断。本课程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通识课,主要介绍大数据、云服务、深度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脑机协同、可穿戴设备、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石墨烯、基因测序(精准医疗)、量子通信、高端机器人、可持续能源等新技术进行介绍,同时对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