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下午15:00,我院第十一期博士生论坛在沙河校区学院4号楼318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2022级博士生刘娜、王婷与2023级博士生周新格作学术报告,与同学们分享研究成果,交流科研心得。
刘娜同学的报告主题为“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企业异地投资与资本要素市场一体化”,系统解答了地方政府债务如何通过影响企业异地投资,进而作用于资本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关键问题。文章建立了政企间博弈模型,并基于200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城市数据进行有效匹配,采用面板计量模型进行详细的实证检验。该论文不仅从政企关系层面丰富了国内资本要素市场一体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而且打破行政边界,从要素跨地区流动视角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应稳妥处置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减少地方政府在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不合理干预以及健全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政策建议。该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8月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AMI顶级期刊)。
刘娜同学汇报完毕后,博士生王婷进行了点评,认为该文章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均提供了参考性的政策建议,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际层面均具有较高的创新和价值。
王婷同学的报告主题为“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green TFP: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pilot policy”,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文章利用2000 - 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NDDF-Luenberger模型对GTFP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GTFP。这种影响在外国直接投资较多、技术差距较小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通过促进实用型创新提高了GTFP。此外,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对GTFP的促进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不是技术的改进。该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7月发表于《ENERGY》(AA期刊)。
王婷同学汇报完毕后,博士生周新格进行了点评,认为该文章选题新颖、内容扎实,深入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作用路径,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周新格同学的报告主题为“Risk spillovers in Chinese production network: A supply-side shock perspective”,探讨供应端冲击是否会广泛传导至生产网络中其他行业,模拟分析供应端冲击沿生产网络传导的路径与机制。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框架,设计了供应端冲击下的风险溢出模型,模拟分析了风险传导的路径与机制,定义并量化了“系统重要性行业(SIIs)”与“系统脆弱性行业(SVIs)”的作用。文章结果显示,行业间风险相互传导是实体经济系统性风险上升的关键原因,风险溢出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投入产出关系和网络中心性两方面。文章建议相关部门聚焦重点风险溢出路径,强化对产业链重点行业的监管,从而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该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2月发表于《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Nature子刊,JCR 1区)。
周新格同学汇报完毕后,博士生刘娜进行了点评,认为该文章逻辑清晰、视角新颖,通过基于投入产出框架的风险溢出模型,细致分析了供应端冲击对各行业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次论坛为博士生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和交流学术经验的宝贵平台,不仅有助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也为硕士生和本科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传帮带机制,论坛激励了更多学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助力我院学术氛围的进一步提升。
撰稿人:刘娜、王婷、周新格
审核人:刘志东